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5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436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1315篇
内科学   910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255篇
特种医学   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64篇
综合类   2644篇
预防医学   1080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1003篇
  5篇
中国医学   1065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科自1972年2月至1989年4月,治疗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600例,除少数是门诊病人外,绝大多数都是住院病人,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600例患者中,男340例,女260例。体力劳动者417例,脑力劳动者183例。20岁以下54例,21~30岁155例,31~40岁163例,41  相似文献   
52.
沈建坤  孙剑  文维群  刘定立  侯金林 《临床荟萃》2004,19(21):1242-1242
例1,男,32岁,因乏力、纳差26天,眼黄、尿黄9天于2003年12月30日入我科治疗。既往1986年发现HBsAg阳性。入院查体:体温36.6℃,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清白蛋白(ALB)35.7g/L、总胆红素(TB)368μmol/L、直接胆红素(DB)256.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53.
应用行为科学分析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缺陷属于行为过失性缺陷范畴,包括护理差错、护理事故两部分.根据其性质及对患者的影响大小分为轻、中、重3级.轻度:对病人不造成影响或影响不大,不造成后果的缺陷;中度:影响患者造成组织器官的可愈性损伤,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疗程,但未造成不良后果;重度:严重影响病情或造成器官损伤,长期不愈,甚至致残、死亡等不良后果[1].那么如何科学分析护理缺陷的原因,避免或减少过失行为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关键.为此笔者对某医院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规范化网络信息系统支持的肝癌标本库。方法: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120例肝癌病例及40例非肝癌病例,通过标准标本收集过程,建立功能完善的肝癌标本数据库。结果:120例肝癌及40例非肝癌病例的血液及组织标本均能按预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研究与标本的长期保存;所建立的肝癌标本库做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数据挖掘,指导肝癌个体化治疗预测疗效。结论:肝癌标本库的技术路线已经基本成熟和规范.进一步完善肝癌标本的信息化管理将推动肝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5.
李霞  宁彦  王琳琳  侯育新 《护理研究》2004,18(22):2019-2020
营养支持在治疗严重烧伤病人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广泛应用 ,而营养护理又直接关系到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1998年—2 0 0 3年 ,我院对 46例严重烧伤病人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 2 0 0 3年我院收治 46例严  相似文献   
56.
目的:基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数据,分析临床医生肿瘤诊断编码填写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及实证效果。方法:结合我院《病案首页检索系统》与《病理报告系统》,筛查出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C00-D48的病例,并对应核查病理报告结果,根据对应发现的肿瘤诊断编码错漏病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用同样的筛查方式,检索医院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后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住院病案首页中肿瘤诊断编码错漏例数。结果:2019年1月至7月,共采集12 382份病例,其中存在病理诊断编码错漏的病例有2 712份,错漏率在21.92%。2020年1月至7月11 872份病例中,错漏病例为1 272份,错漏率在10.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诊断编码错漏率低于改进前,改善幅度11%。2019年病例数中,临床编码原则错误、病理结果不确定以及病理报告时间滞后产生的错漏合计为2 712份,分别占病例统计总量的12%、6%、4%。2020年因临床编码原则错误、病理结果不确定及病理报告时间滞后产生错误的情况都出现较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临床编码原则错误率减少了7%,因病理结果不确定、病理报告时间滞后产生错误率分别减少了3%、2%。结论:基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实证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对临床医生肿瘤诊断编码质量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实施,能明显提高肿瘤诊断编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7.
超声显像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下称巨输尿管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声像图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16例(20例)经静脉肾盂造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输尿管症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例(20侧)巨输尿管症输尿管内径最小2.0cm,最大4.7cm。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95%(19/20)。根据16例(20例)巨输尿管症的病变累计范围和声像图不同,大致将其声像图表现分为三种类型:(1)圆柱型8例(10侧),输尿管全程均呈圆柱状显著扩张,其中6例(8侧)伴有迂曲;(2)纺锤型6例(8侧),以输尿管下段扩张为主,功能性狭窄段输尿管外形呈纺锤状;(3)鼠尾型2例(2侧),输尿管中下段扩张,张力输低的输尿管末端呈鼠尾状。结论 巨输尿管症的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关系较密切,超声显像及该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8.
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rdRN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利用SPECT对297例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99mTc-MAA rdRNV检查。检查:rdRNV诊断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灵敏度分别为97.1%、87.5%,特异性分别为95.0%、89.3%。结论:rdRNV简便、无创、短期内可重复进行,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检测原发性肝癌(HCC)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同期检测了53例HCC患者血清sICAM-1及AFP的含量,并与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HCC患者血清sICAM-1含量均值为(1382.5±752.3)ng/mL,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1);而肝脏良性肿瘤、肝炎肝硬化及健康志愿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CC患者血清sICAM-1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转移状态有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血清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sICAM-1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sICAM-1对于HC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判断HCC患者肿瘤侵袭转移状态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6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手法推拿能否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复位?究竟是机械性压迫致痛还是无菌性炎症致痛?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是否存在于发病的全过程?方法采用影像学、生物力学、不同治疗方法的药效比较分析、手术中观察神经根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椎管外软组织磷脂酶A2活性测定及临床肌电图追踪观察等综合手段,研究椎间盘突出的致痛机制。结果(1)牵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治疗前后对照26例,CT扫描前后对照58例,MRI检查前后对照12例,结果提示突出的椎间盘影像大小形态及部位均无确认的明显变化。(2)模拟腰部牵扳推拿手法时髓核内压的变化:L3~40.73kPa;L4~50.26kPa;L5~S10.11kPa。神经根位移的变化:同侧旋转位移距离(1.3±0.8)mm;对侧旋转位移距离(1.7±1.0)mm。(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椎板处棘肌的磷脂酶A2活性测定,结果提示实验组样本活性测定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电镜检查证实炎症反应的存在。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法推拿治疗机制是间盘突出物的“变位”作用达到神经根松解,而非髓核的复位还纳。(2)单纯机械性压迫正常神经根不引起疼痛,而是产生麻木或麻痹,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所产生的化学性刺激是疼痛的原因。(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